秋至暑未消,谨防“秋老虎”来袭!
更新时间:2024/8/29 浏览次
随着盛夏篇章的渐渐落幕,秋的序曲悄然响起,虽然立秋已至,但暑热尚未消退,“秋老虎”的威力不容小觑。
随着盛夏篇章的渐渐落幕,
秋的序曲悄然响起,
虽然立秋已至,但暑热尚未消退,
“秋老虎”的威力不容小觑。
什么是秋老虎?“秋老虎”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的时节,通常发生在每年的8月底至9月之间,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江南、华南等地区,黄淮、华北地区次之。此时,昼夜温差较大,早晚清凉,而午后则高温暴晒。由于空气干燥,秋季水汽含量减少,相对湿度下降,过敏原也会增多。
如何应对秋老虎?
“秋老虎”期间,虽然早晚较凉,但白天天气仍很闷热,因此应注意做好防暑降温。人们常常出现口干、鼻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症状。
当“秋老虎”来袭时,大家要注意劳逸结合,早睡早起。在天气比较凉爽的早上和晚上,可适量运动,以强身健体。慢跑、游泳、各种球类项目、散步、太极拳、健美操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在日常饮食方面,人们可以适当多喝白开水、冰糖水、清茶等,以滋润脏腑。加强营养,可适当吃一些肉食,如鸭肉、泥鳅、鱼、瘦猪肉、海产品等,以弥补盛夏期间饮食过于清淡对身体的损耗。
忌食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多吃酸味果蔬,如柠檬、猕猴桃和西红柿等。多喝莲子粥、百合粥、薄荷粥、淡茶、绿豆汤、豆浆、果汁等。
秋老虎时节预防哪些疾病?
1、心血管病
“秋老虎”时节,气温高、温差大,容易引起血压波动。人体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度升高,有发生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2、中暑
立秋后暑热仍难消,温度过高和湿度重会让人出汗受阻,身体闷热,导致身体的热量排不出去,容易引发中暑,出现多汗、头昏、恶心等症状。
3、秋季感冒
“秋老虎”时节,气温温差大,一冷一热容易使人感冒。尤其是天气变干燥后,更是风燥感冒的高发时期。喉咙干、嗓子紧,阵阵干咳。
4、秋痱子
到了秋天,虽然早晚没夏天那么热了,但是痱子可能还是会起。主要原因是天气热、出汗多,导致汗液无法正常排出。
5、口腔溃疡
夏秋交替,人体内的阴阳平衡被打乱,免疫力降低,此时非常容易长口腔溃疡。
6、肺炎、气管炎
夏秋交接之际,外界气温发生骤然的变化,而人体的呼吸道较为敏感和薄弱。在受到气温变化刺激后,呼吸道功能紊乱,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侵袭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患。
度过了“秋老虎”,
我们就可以期待未来的每一天,
气候会越来越凉爽。
^_^ 砂锅就吃老顾家!
上一条: 七夕 | 浓情七夕,爱里成长
下一条: 老顾家砂锅:匠心传承,膳食有道,用心做好每个细节!
下一条: 老顾家砂锅:匠心传承,膳食有道,用心做好每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