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华诞,喜迎国庆

更新时间:2024/9/30    浏览次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迎来祖国七十五周年的华诞。
生在红旗下,
长在春风里,
目光所至皆为华夏,
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迎来祖国七十五周年的华诞。


国庆节的由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同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的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便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重大节日。

节日意义

国家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功能体现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基本特征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国庆节活动

★1.阅兵仪式

每逢五、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60周年、70周年的七次大阅兵。

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今,共举行了十五次国庆阅兵。

1949年至1959年十年,共举行了11次国庆阅兵。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实行“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

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第一次列出阅兵条款。随后,由于“文化革命”及其他原因,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

1984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大型的国庆阅兵式。

1999年,中共中央决定举行新中国成立50周年阅兵,于199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大型的阅兵式。

2009年国庆节举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2019年国庆节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是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首次集中亮相,力求彰显时代特色。

★2.张灯结彩

中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

★3.国庆长假

1999年起国庆节是中国大陆的“黄金周”假期。国庆的法定休假时间为3天,再将前后两个周末调整为一起休假共计7天;中国大陆海外机构及企业则为3-7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为1日。

★4.升旗仪式

每逢国庆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旗时间为6时11分。降旗时间则是17时57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寓意是:象征着中国人民“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山河繁茂,喜迎华诞,
让我们在
这个伟大的日子里,
祝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的明天,

为我们的未来,

努力、奋斗!
^_^ 砂锅就吃老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