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秋分

更新时间:2024/9/25    浏览次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春秋繁露》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时太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均分,又正好处在秋季的中期,是“平分秋色”之时,故名秋分。秋分,秋天刚好过了一半。
将九月的心事轻挽
把秋天的影子留在诗里
把今天的故事
一半讲给白天,一半留给夜晚......

01邂逅秋分·爱上秋天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春秋繁露》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时太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均分,又正好处在秋季的中期,是“平分秋色”之时,故名秋分。秋分,秋天刚好过了一半。

02物候现象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秋分以后,下雨不会再打雷,再也不用担心夜晚会被惊雷吓醒。

二候:蛰虫坯户

秋分过后,昼短夜长,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洞穴之中,以防寒气入侵。

秋天完全占据天地之间的舞台,早已听不到秋蝉的嘶鸣,田野里的虫鸣声也变得稀疏喑哑。

三候:水始涸

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降雨量也开始减少,湖泊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便是诗人爱说的“秋水消瘦”、“秋水清瘦”。

03气候特点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太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

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在西北高原北部,气温已降到0℃以下,已经可以看到雪花漫天飞舞、大地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象。

04秋分习俗

祭月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帝王就有了秋分祭月的习俗,以祈求月神降福人间,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帝王祭月的场所。祭月的习俗传至民间,就有了“拜月”这一说法。

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因为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月圆,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调至中秋。

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像春分时节一样,秋分这天,我国很多地方也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

放风筝

秋分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秋分已到,秋意渐浓,
天气渐寒,勿忘添衣,
祝君秋安~ 

^_^ 砂锅就吃老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