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已到,养生攻略要收好~
更新时间:2024/8/5 1 浏览次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此时阳气旺盛,同时也是湿气重、易中暑的时段。三伏天的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此时阳气旺盛,
但同时也是湿气重、易中暑的时段。
三伏天的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三伏天时间
初伏:7.15-7.24,10天
中伏:7.25-8.13,20天
末伏:8.14-8.23,10天
壹、养生八大重点1、养气
伏天出汗多,容易耗气伤阴,导致体力、元气的不足,机体功能下降。因此养生尤其要注重“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
补气建议:西洋参泡茶
西洋参气阴双补,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但西洋参性凉,气虚夹寒症的患者,不适合使用西洋参。
2、养心
中医认为,心与夏季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夏天出汗多,伤心阴、耗心阳,故夏天还是心脏最累的季节,因此夏季当以养心为主。尤其是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要提高警惕。
养心建议:常吃红色食物
中医认为,夏季养心,宜多吃红色食物。比如红枣、西红柿、樱桃、葡萄柚、藏红花等,其中一些成分可以起到养心、温阳、助眠的功效。
3、健脾
夏季暑湿重,尤其是长夏时节。长夏与五脏之脾相通应,湿热太重会困阻脾胃,所以夏季没胃口、没有食欲是不少人的通病。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一旦吃不好,就会引发很多问题。
养脾建议:陈皮茶
陈皮茶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暑天肚子胀气、消化不好,或者吃饭没胃口时饮用。
4、祛湿
今年夏天,我国多地受到降水影响,空气中湿气弥漫,洪涝也常有发生。不管是什么体质的朋友,这个时候都应该注意祛湿了。
祛湿建议:睡前泡脚
人们常说一句话:“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可见泡脚的保健效果是公认的。
尤其是现代社会,空调被大量使用,再加上人们普遍爱吃凉的食物,所以体内多寒湿,通过泡脚出汗,加速体内湿气排出。
泡脚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养生方法,睡前热水洗脚,还能调补阴阳,温通经络,调和营卫,升清降浊,安神养心的症状。
泡脚的水位应以没过足三里为佳,时间为15-30分钟最佳,温度以38-42℃为主,避免因感觉迟钝导致皮肤烫伤。
5、解暑
三伏天烈日炎炎,高温难耐,容易中暑。
解暑建议:苦瓜、冬瓜
俗话说:“夏季吃苦,胜似进补。”
中医认为,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脾、胃经,能够清热解毒、降火消暑,特别适合在夏季食用。
冬瓜性凉味甘,含水量丰富,不含脂肪,老少皆宜,适当食用能起到利尿消肿、清热解暑的作用。
6、清火
到夏天易“心火上炎”,有时会导致口疮、心烦、失眠等病症。
清火建议:莲子心
莲子心,味苦,性寒,归心、肾经,具有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的功效。用于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血。
7、解毒
夏季容易使人热毒过盛,养生重要的一点便是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建议:绿豆汤
绿豆味甘,性凉,归胃、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
8、安眠
夏天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也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得不好。
安眠建议:蜜汁藕
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写道:莲藕“生食宜鲜嫩,煮食宜壮老,用砂锅桑柴缓火煨极烂,入炼白蜜收干食之,最补心脾。若阴虚,肝旺,内热,血少及诸失血证,但日熬浓藕汤饮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药可也。”
保持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冬瓜、丝瓜、黄瓜等,它们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
可适当食用苦味食物:如苦瓜,可以清热祛暑,缓解疲劳。平素虚寒体质如易腹泻、畏寒等的人群不适合。
适当吃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莲子、芡实、薏米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健脾祛湿。
注意补充水分:三伏天应多喝白开水,定时喝水,应尽量少喝果汁、汽水等含糖饮料,以防影响消化和升高血糖。
叁、生活习惯
防暑:尽量避免太阳直晒,外出时注意防晒,随身携带防暑饮料,如绿豆汤、酸梅汤等。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建议每天早睡早起。
适量运动: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太极拳、游泳、瑜伽等,既可以达到锻炼效果,也不会因为高温而出现不适。运动后要注意少量多次喝水。
不可冲凉水澡:由于三伏天体温较高,毛孔容易舒张,冲凉水澡会导致毛孔闭合,不利于汗腺中的代谢物排出,还易出现感冒等疾病。
^_^ 砂锅就吃老顾家!
上一条: 从源头抓起,诚信经营,守护消费者健康
下一条: 适合中国胃的砂锅!荤素搭配,全家都爱!!!
下一条: 适合中国胃的砂锅!荤素搭配,全家都爱!!!